知識分享

Insights

數位 產業 創新

2020.12.01

Global Hack 2020 感謝晚會 夥伴業師助創業家前進國際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支持,林口新創園、MassChallenge Israel、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共同主辦的『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 國際創業家大賽』,日前與新北市 MIT REAP 舉辦新創生態交流感謝晚宴,肯定合作夥伴單位及業師的貢獻、會中更規劃專家座談,邀請新創、業師及投資互相交流。   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 是林口新創園與以色列、英國及美國夥伴合作舉辦的國際活動。透過業師群及評審團的豐富國際市場經驗與網絡鏈結,結合輔導機制培育、加速,帶領臺灣新創走向國際。參與計畫的協辦夥伴包括交大國際產學聯盟、中華資安、精誠資訊、長庚紀念醫院、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其中或提供獎金、資源贊助、或參與出題、或推薦團隊、或提供場域作為新創企業團隊深入交流平台、加速對接合作。   ▲圖說:台經院副院長林欣吾(右起),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理事長陳正然、新北市政府吳明機副市長、遠東集團資深協理徐廷威 及台北科技大學產學長黃聲東探討推動創業生態系的下一步?   此外,包括資策會、國富綠景創投、醫智亮加速器、大瓏企業、資誠 PwC、台北新創實驗室等合作夥伴,在計畫期間,提供活動規劃指導、擔任評審講師,加速媒合企業與新創團隊。國際業師方面,包括台灣人工智慧應用發展協會 產業顧問廖崑岡、B2MC Taiwan顧問 M-ichael Nystrom、前任 PayPal 全球副總裁 北亞區總經理李立航、Boku 大中華區總經理李美瑩等也一對一授予商業技巧,協助新創加速落地、拓展市場。   在國際夥伴方面、包含以色列最大的國際加速器 MassChallenge Israel,MIT 區域加速創業計畫、波士頓的 BioLabs、Open Water I-nnovation、紐約 New Labs 等美國東岸重要新創生態系推手,以及英國 AI 生醫公司 PrecisionLife 提供資源贊助,藉由國際業師之輔導與引薦,鏈結巿場。晚宴上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理事長陳正然、中小企業處副組長楊佳憲及電腦公會黃鋆鋇副總幹事頒贈感謝盃。   ▲圖說:交流感謝晚宴由新北市政府吳明機副市長、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然共同主持, 會中邀請中小企業處副組長楊佳憲、合作夥伴、國際業師及新創團隊共同參與。   專家座談會 ,MIT REAP 打開創業新思惟 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 交流晚宴也安排專家座談會,由台經院林欣吾副院長主持,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然、遠東集團資深協理徐廷威及台北科技大學產學長黃聲東共同探如何推動新北市創業生態系的下一步。陳正然認為,新北巿在創業環境、創業能力、條件都優於台灣平均質、新北巿地廣不擁擠,相當適合創業,然新冠疫情趨驅動數位轉型,工作生活愈趨向數位化,新創必須在往數位趨勢上發展、並從更高的國際視野洞察巿場,掌握未來利基。   新北市副巿長吳明機則認為,新北巿從早期幾百家業工業電腦業者、現多轉型車用電腦或系統、順應潮流不斷轉型、新北巿鼓勵新創、從資金、場域基地協助,更成為第一入選 MIT REAP 區域創業加速計畫的城巿,他也強調團隊有多大、機會有多大,台灣不缺創業者、但缺的是顛覆世局的創業家,他鼓勵新創要與更多人合作,思考不一樣的路,才能改變世界。   遠東集團資深協理徐廷威表示,遠東集團成立 70 年,從紡紗起家到跨足金融電信、零售通路,其間因應巿場需求不斷從向後整合、到向前整合到策略聯盟,源頭製造、巿場通路到人才培育發展一條龍的產業服務鏈,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新創生態體系。他鼓勵新創要有逢山找洞、逢水造橋的精神,不斷找尋機會。遠東集團願以目前在 5G 、醫療平台的資源與新創團共創、協助加速巿場化。   ▲圖說:中小企業處副組長楊佳憲頒贈感謝盃給合作夥伴交大產學聯盟。   台北科技大學產學長黃聲東表示,台北科大建校 100 年就造不少成功企業、許多企業座落新北巿,北科大透過產學合作,實務導向的教學方式培養人才,希望傳承企業精神培育更多創業及優秀人才。   晚宴貴賓雲集,MIT REAP 美國麻省理工區域創業加速計畫教授 Fiona Murray 教授也透過影片向現場貴賓致詞。在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DTA 大力推動下,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 國際創業家大賽成為新創大展身手的平台,為新創引薦具備成功市場創業經驗的業師、鏈結海外資源網絡,提升國際競爭力。   ▲圖說:DTA理事長陳正然頒贈感謝盃給合作夥伴精誠資訊。 撰文者:鄒淑文

More

數位 產業 創新

2020.11.26

2020 「台灣數位經濟大會」數位經濟新武功是“重軟不重硬,做虛不做實”!
由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主辦,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台灣金融科技協會(TFTA)、中華民國數位通路發展協會(ECD-A)、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台灣物聯網協會(TIOTA)、國際數位資產協會(IDAA),KPMG和中華經濟研究院共同協辧的台灣數位經濟大會,今(24日)在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展開。行政院郭耀煌政務委員代表行政院開幕致詞並發表專題演講。出席開幕致詞嘉賓,包括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許永欽副主委、國家發展委員會游建華副主委、經濟部林全能次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蕭祈宏委員、科技部徐碩鴻司長;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會長劉世芳、立法委員李貴敏、高嘉瑜、林奕華、江永昌等人也在緊迫的行程中前來參加開幕表達支持,展現朝野對台灣數位經濟產業發展的決心。   楊瑞芬理事長在開場時表示,數位經濟的新武功是「重軟不重硬,做虛不做實」!台灣過去在硬體時代表現亮眼,但隨著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各國調整心態與作法,由代工轉型成品牌主導,用虛軟功黏住用戶佔據市場,因此今天的數位經濟大會,彰顯我們數位經濟產業團結合作一同向前的決心,同時數位經濟時代更需要國與國之間競合的戰略與詳細的戰術以確保其國內數位經濟產業得以茁壯,未來數位發展部的成立,應協助解決台灣數位創新產業的問題,更將以推動台灣數位經濟成為亞洲名列前茅為目標的決心,一同在數位時代為台灣打造經濟的未來!行政院郭耀煌政務委員以「國家發展數位經濟之策略與方向」發表專題演講,分享「發展強韌數位國力,成為全球數位領航國家」是我國數位國力發展願景,透過貫徹數位主流化,使臺灣從數位浪潮的追隨者蛻變成為先行者。隨後並聽取由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秘書長余宛如主持,各協會理事長及代表參與的台灣數位經濟產業發展關鍵問題座談;多數協會認為法令政策、投資資金的取得、以及消費者資料權和開放資料或數位身分認證等困難,是產業發展的關鍵,並期待有專責的行政機關,協助解決產業跨領域所遭遇的問題。    本次活動也特別邀請到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台北辦事處孔培恩代表(Bengt G Carlsson),以及英國在台辦事處貿易投資署艾芬霓署長(Stephanie Ashmore),在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秘書長,前立法委員許毓仁的主持下,分享該國對於發展數位經濟的策略與實務。KP-MG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也以「國際數位經濟發展新趨勢」發表專題演講,指出數位化經營將創造下一個世代營運模式;而新興科技與人才職能發展將是全球投資重點。綜合座談2「對數位發展部的期待」則由立法院數位治理委員會會長、現任立法委員范雲擔綱主持,由相關協會理事長代表及立法委員高虹安與談,多數協會希望即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能提出提出扶持數位創新產業與國際資金接軌的長期政策與作法,有國家層級的數位發展政策綱要,推動消費者資料流通,並協助跨部會協調、支援跨域跨界數位科技應用。最後大會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葉俊顯副院長宣布下,出席與會的各協會組成數位經濟大聯盟畫下完美句點,讓產業界與政府共同為台灣打造出具競爭力的數位經濟實力與未來!   文章摘自:Wow!NEWS新聞網

More

2023.02.04

DTA 會訊 11 月號

More

2020.11.23

DTA 會訊 11 月號
熱騰騰的 11 月會訊出爐囉!本月報導重點整理如下:   1. DTA 會員凌群電腦助新創,以多年累積的軟硬體系統整合經驗,提供開發智慧滅火機器人新創(陽捷科技)寶貴建議 2. 本會直播節目 《數轉脫殼秀 Digitalk Show》 上線,首播突破3千人同時線上觀看!第三集數位治理行不行,邀請到立委范雲與勤業眾信林彥良副總對談數位治理,精彩可期~ 歡迎透過右側連結收看 https://reurl.cc/v1xOEo 3.  協會擬於 11/27(星期五)下午 6 點假新板希爾頓舉辦 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 新創媒合晚宴暨 MIT REAP 創業生態系專家座談。誠摯邀請各位會員、理監事、顧問蒞臨參加,互相交流。

More

2020.11.17

【數轉脫殼秀 Digitalk Show】第2集:企業又愛又恨的大數據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和創意點子合作推出《數轉脫殼秀 Digitalk Show》,以活潑有趣的脫口秀形式向一般大眾介紹、解析數位轉型相關新聞時事。第二集邀請智庫軀動劉嘉凱執行長談「企業又愛又恨的大數據」深入淺出地解析企業如何善用大數據。

More

2020.11.05

【數轉脫殼秀 Digitalk Show】第1集:「疫情強碰傳統文化!日本數位轉型最大障礙竟然是印章?」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和創意點子合作推出《數轉脫殼秀 Digitalk Show》,以活潑有趣的脫口秀形式向一般大眾介紹、解析數位轉型相關新聞時事。第一集邀請到本會陳正然理事長及創意點子陸意志創辦人,從「日本數位轉型最大的阻礙竟然是印章」的新聞,談數位轉型的概念和台灣面臨的阻力。

More

數位 產業 創新

2020.11.02

新北市參與美國麻省理工區域創業加速計畫(MIT REAP)線上工作坊 與全球城市領袖共商創新創業生態系發展策略
原定於十月份在波士頓辦理的麻省理工學院區域創業加速計畫(MIT REAP)工作坊,因受全球疫情影響改為線上進行。MIT REAP 新北市代表團偕同應屆城市,包括奈及利亞阿布賈、丹麥、日本福岡市、沙烏地阿拉伯哈伊勒等學員,以網路連線的方式參與課程。除了即時與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業師及國際城市代表討論疫情肆虐下的區域經濟發展如何復甦之外,來自不同地區的代表團更擬定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發展目標與策略,透過與 MIT 導師團隊們的深入分析與討論,擘劃行動策略以打造獨具城市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系。   由新北市吳明機副市長領軍的 MIT REAP 代表團成員包括工業技術研究院、遠東集團、遠傳電信、亞東紀念醫院、大瓏企業、先鋒材料、歐簿客科技(奧丁丁)及台北科技大學等單位,藉由 5 方新創生態系的關鍵參與者(創業家、風險投資、企業、政府、學研)的投入及協作,逐步落實推動願景。自去(108)年首度參與於麻州波士頓舉行的國際工作坊,團隊便擬定「建構數位健康生態系」為新北市未來發展目標,透過盤點現有資源與地方能量,積極展開佈局。MIT 的導師團隊更於今(109)年的工作坊提出了Program and Policy Interv-ention(PPI)的概念,鼓勵團隊透過地方型計畫與政策的推行以有效運用、整合資源並落實策略行動。   新北市團隊以實施生態系調查與支持創新創業競賽等方式,結合理論與行動,逐步深化生態系參與及並擴大資源鏈結。團隊更在本次工作坊聚焦研議發展數位健康生態系所面臨的挑戰:如何建構完整的產業供應鏈以培養、吸引相關企業及人才並帶入創投資金,也透過推動完善的政策環境,促進整體數位健康生態系發展。   因應疫情,MIT REAP 十月份工作坊改由線上模式進行。   新北市吳明機副市長代表 MIT REAP 新北市代表團向史隆管理學院業師提問。

More

2023.02.04

DTA 會訊 10 月號

More

2020.10.20

DTA 會訊 10 月號
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 林口新創園國際創業家大賽閉幕後,協會仍持續協助促成入圍新創團隊與企業夥伴合作對接。本期的 DTA 會訊摘要了國際創業家大賽的後續效應,也回顧 9 月底舉辦的「從農場到餐桌」數位創新論壇的討論題綱。   此外,自 10 月底起 DTA 與會員創意點子合作推出「數轉脫殼秀」(Digitalk Show)直播節目。主持人將與會員 / 來賓共同探討如何善用數位化工具落實轉型。10/29 節目首播來賓邀請到創意點子執行長陸意志以及 DTA 理事長陳正然,相關連結將於近日發信提供,請會員們拭目以待!

More

數位 產業 創新

2020.09.28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力推智慧農食創新永續
DTA數位轉型講座系列-農食系統數位創新,食力總編輯童儀展(左起)、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歐陽思菊、合樸農學市集理事長陳孟凱、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然、刊欣媒體總經理趙志恆、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首席顧問黃玉華,共同探討如何加速農業永續發展。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旅遊餐飲業首當其衝,台灣尤以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影響最深,今年(2020)第二季營業額年減已達33%,嚴重衝擊食品產業鏈。為協助台灣農食產業永續發展,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昨(24日)特辦理農食數位轉型創新論壇,探討農食產業鏈導入數位創新的必要與機會,邀請食品加工製造廠、智慧農食專家,以及新創科技業者,分享數位科技導入經驗與成效,為台灣農食系統發展帶來新的解方。   加速「從農場到餐桌」數位創新論壇,由曾任卓越雜誌產業召集人,現為台北市英僑商務協會(BCCT)董事趙志恆女士擔任主持人。第一場討論由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理事長陳正然、合樸農學市集理事長陳孟凱、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歐陽思菊、食力總編輯童儀展,共同探討台灣推動有機永續農食系統遭遇的困難,以及未來透過數位創新與轉型希望達成的願景。第二場討論則由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首席顧問黃玉華博士、金蘭食品執行長鍾淳仁、鮮湧企業總經理劉小菁、辰光能源科技總經理謝金展、沃德聯客總經理吳志煒,分享食品製造業者如何運用數位科技進行創新。   陳正然理事長表示,農業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國家有足夠與優質的糧食供應,才能確保人民的健康。推動農業數位轉型的目的其實是創造價值,藉由智慧科技讓產業永續發展,讓台灣的農食體系變得越來越好,建立食品安全的信任鏈。他語重心長地體醒:台灣農業最需要改變的是消費者與主管機關心態(mindset)的改變。因此要推動農業數位轉型的成功,關鍵不在農民,而在農業領袖人物觀念的改變,消費者思維的轉變。當消費者只想購買美觀的蔬果,而不在乎美觀蔬果的真正代價是農藥濫用與農藥殘留的環境與食安問題,就不可能發展生態友善農業。陳正然特別呼籲:消費者集體的力量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每個人願意多花一點錢支持有機或生態友善農業,就可能改變整個系統。   致力推動有機智慧農食發展的合樸農學市集創辦人陳孟凱博士指出,過去農食系統追求的是工業化、標準化、全球化,盛行把「完整食物」等同於「幾種食品營養素單純加在一起」的「營養主義」。例如食品工廠為了小麥的保存,把最營養的胚芽拿掉,造成維生素B群及鐵質流失,因此長期吃工業麵粉的人易罹患腳氣病,麵粉工廠只好又添加B群。此外當我們把有溫度的農產品套用在製造供應鏈,信任很難被保留與傳遞。累積多年在台推動有機農食的跌撞經驗後,陳孟凱提出獨特的Business to Ambassador to Community(B2A2C)的模式,讓生態友善食材能透過社群消費者所信任的「大使」(Ambassador)被推廣。陳博士長期推動農食系統的短供應鏈,幫助建立友善與有機農產的信任,傳遞手作的人文溫度,透過數位創新工具把握農食數位轉型契機,讓消費者以社群成員的身份參與農食系統,建立有同樣方便但更安全的新選擇。   好食好事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專注在食農領域的新創加速器。歐陽思菊執行長表示好食好事基金會是針對「食農科技」、「食農生技」、「創新飲食」或「永續食農」等四個領域的新創提供協助。歐陽執行長表示,基金會輔導的許多團隊本身是科技背景,試著讓農業透過數位科技獲得更好的品質與收成,一方面也協助農業貼近市場與環境需求,取得農業永續平衡發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與挑戰,食農新創業者更需調整營運體質及商業模式,才能永續經營。   長期關注飲食產業與文化的食力雜誌總編輯童儀展則提到,食品業與農業一直是比較穩定的產業系統,因為多年來都是在販售同樣的產品,產品變化不大、創新動能較弱。因此這次新冠疫情雖重創餐飲市場,卻也為產業帶來轉型的新契機。根據《食力》調查,疫情發生後有近8成民眾擔心外食的衛生安全,並期待餐飲業者能積極做出防疫行動。因此餐飲業者必須認知到疫情不會一時結束,當面臨這場回不了頭的戰「疫」,餐飲業者若不改變、就只能等著被淘汰。   在第二場討論的開場,DTA首席顧問黃玉華博士指出,從機會來看,全球人口有超過一半的人口住在亞洲,富裕的中產階級更都會集中在亞洲,因此台灣的農食產業應該掌握亞洲的機會。此外,由於數位科技的興起,傳統線性節點的食農生態系:也就是從農作物生產者到食品加工廠、再到餐廳或超市等零售通路、再到消費者手上,已經完全變成節點間高度互連的全新生態系。電商與送餐平台業者等創新服務,讓農業生產者或加工業者能跳過餐廳或零售通路直接鏈結到消費者,而餐廳也可直接跟農業生產者連結,以虛擬廚房方式扮演食品加工者的角色。因此台灣食農系統的業者應善用台灣的亞洲機會,與數位新創合作,善用數位科技帶來的新機會與可能性。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祕書長劉仲祥(左起)、沃德聯客農食智慧履歷系統總經理 吳志煒、中華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發展協會理事 謝金展、金蘭食品執行長 鍾淳仁、 鮮湧企業總經理 劉小菁、刊欣媒體總經理趙志恆、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首席顧問黃玉華,分享食品加工製造業如何運用數位創新建立消費者對食安的信心。   知名醬油品牌金蘭食品執行長鍾淳仁在座談中表示,金蘭2008年把全台第一瓶具備溯源管理的有機醬油外銷到日本,到如今導入智慧溯源、自動化監測與行銷科技等,數位帶給傳統產業新問題卻也帶來更多元化發展的新機會。隨著疫情衝擊與消費者生活習慣改變,金蘭已從傳統以B2B為主的商業模式,到現在必須適應數位環境直接面對消費者。例如美國許多餐廳因為疫情而關閉,傳統以銷售給中國餐廳為主的玻璃瓶大包裝產品,必須快速因應透過Amazon賣給終端消費者、適合宅經濟運輸的輕量小包裝。金蘭未來的數位轉型將以更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線上通路與行銷科技為主。   冷凍食品製造廠商鮮湧企業總經理劉小菁則分享導入物聯網與雲端應用的初衷:用幫自己孩子準備便當的心情準備每一道食物。鮮湧的母公司統鮮是新北最大校園團膳工廠,每天需供應20萬個中小學生營養午餐,食安責任重大。因此幾年前藉由設置新廠的機會,鮮湧導入了物聯網與雲端系統,針對食品製程中會影響食材口味與變化的重要因素(溫度、酸鹼值、水合性) 進行監控。劉總經理表示,身為一家傳統的食品工廠,這個現在還在進行式中的數位轉型旅程並不容易,但卻絕對是有成效的。透過中央廚房作業數位控管系統與資訊揭露,鮮湧得以從過去被動的末端食品檢驗,變成現在主動從產線的流程進行品質的即時控管與監測。劉總經理也針對希望啟動數位轉型工作的食品業者分享自身的經驗,認為最重要的是決策者的心態,是否真能體認企業導入數位科技進行體質提升的目的,究竟是以購買一套新系統,希望很快看到銷售業績的對應增加,還是藉由工具的導入,推動全公司成員對品質的重視,進而讓員工對自己工作抱持榮譽感,以及企業文化的建立。   負責協助鮮湧企業設計央廚系統、導入物聯網控管系統與雲端食品溯源系統的辰光能源科技總經理謝金展表示,自己和陳正然理事長一樣是農家子弟,對台灣的土地充滿感情。然而再好再健康的食材,在不符合食安標準的央廚進行料理,更可能產生病原菌的交叉感染。謝金展指出,台灣是科技大國也是美食王國,他相信若透過數位科技將中央廚房的透明資訊公開揭露,對不合格的食品工廠會產生進步的壓力,對台灣食安將有重要的提升效果。他期待看到台灣的食品工業與餐飲業者,能在數位科技助攻下創造價值,讓消費者、農民與食品廠這條重要信任鏈產生正面的影響。   專注開發雲端生產履歷應用的資訊服務業者沃德聯客也在辰光的邀請下參與鮮湧企業的專案,並且開發了一套農食產業專用的影音履歷系統。總經理吳志煒表示,沃德聯客本身為典型的資訊服務業者,對特定產業領域的專業掌握度有限,幸運的是物聯網硬體合作夥伴謝金展總經理本身有豐富的央廚設計與食安管控經驗,鮮湧企業又高度配合並針對製程與需求與他們團隊頻繁進行溝通,才能順利掌握廠商的需要開發適合的軟體系統。   主持人趙志恆結尾時引用哈佛商業雜誌最近一篇有關數位轉型文章的結語:數位轉型以人為本,科技為輔。(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more about people, less about technology) 。DTA也表示經濟部工業局今年將啟動數位轉型基盤建設專案,11月將籌組台灣產業的數位轉型聯盟,並針對不同產業舉辦一系列座談與交流活動,以深入了解產業在推動相關工作時在人才與資源方面的實際需要。   文章摘自經濟日報

More

2020.09.16

諾亞‧克拉歐弗(Noam Krakover)網路安全議題短講
今年 9 月 9 日的數位轉型國際論壇,DTA 邀請到以色列航太公司 ELTA Systems 資安部門策略長諾亞‧克拉歐弗 (Noam Krakover),針對數位時代的資安議題發表演講。以下為此短講內容整理供觀眾搭配參考:   過去幾年來網路攻擊事件層出不窮,從國際級大公司到金融單位,甚至是對國家層級的政府系統、重要基礎建設進行惡意攻擊。近年來的網路攻擊有幾個值得注意的趨勢,首先是攻擊層級的顯著提升,有些攻擊甚至造成國家安全層級的威脅;再來是攻擊手段的推陳出新,舉例來說,人工智能現在也成為駭客進行網路攻擊的工具之一;網路攻擊的樣態也逐漸多樣化,包括商業間諜行為、散布虛假訊息以達特定目的等等。   造成網路攻擊如此氾濫的原因眾多,比如說傳統的資安保護系統沒有與時俱進,破解系統變得更加容易。再加上近年來人們使用網路的頻率,與其應用範圍皆有大幅度的提升,我們現在基本上是離不開網路的,從筆記型電腦到各種智能設備都必須仰賴順暢的網路環境。這些因素都讓曝露在網路攻擊下的風險大大增加。   我們現在必須更嚴肅的面對這些問題。在 COVID-19 大幅影響大眾生活型態的後疫情時代下,我們對網路的依賴只會有增無減,舉凡遠距工作、各項遠端商業行為、琳琅滿目的網路服務,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基本訊息交流等。這讓有心人有更多機會透過竊取資料達到特定目的。   典型的網路攻擊包含網路釣魚行為(含語音網路詐騙)、針對特定對象(如醫院、政府資料庫)的入侵攻擊、對遠端服務軟體的駭侵(如最近大家討論 ZOOM 之安全性)等等。對企業而言,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網路安全的維運及業務營運的持續性順暢(business con-tinuity)。要充分應對網路上的潛藏威脅易使企業疲於奔命並影響其正常營運。我的博士研究主題即為如何在數位化的社會當中適當平衡以上兩者。   簡言之,因應這些挑戰需要戰略性的解方(strategic solutions)。我們要考慮到以下五個面向以建構這個解方,分別是科技、完整方法規劃、持續性創新、合作(公私部門之間的合作、甚至是國際性的合作)、資安防護及維運的量能。   有些企業、組織採用的資安保護措施,比如說端點偵測及回應(EDR,Endpoint Detection & Response),其實是不夠的。妥善的保護措施也必須考量到人力資源(資安專家、資安教育)、公私部門(跨部門資訊共享),以及政府法規(應對新型態的網路威脅訂定與時俱進的規範與工具)這些要素的組合。說到人力資源,當然很多組織機構都有能力提供基礎資安課程,但我的重點是持續性、系統性地在創新、教育系統、資安人才培訓上投入。否則這些資安課程能為網路安全帶來的改變相當有限。   我的結論是,面對網路安全層出不窮的挑戰時,也要看到這些挑戰當中存在的種種機會,與這些機會成就一個生態系的可能。在人力資源培育、公私部門協力,以及政府法規的因應上應該要以一個完整的生態系思維去建構它們之間的連結。協力的概念在網路安全防護上相當重要,我們必須推動不同行動者之間的合作,可以資源共享的方式推動更完善的資安防護網。最後,我們必須不斷思考如何運用科技的力量建構一個更加安全的數位環境。   謝謝大家。   講者:諾亞‧克拉歐弗(Noam Krakover) 影片內容摘要翻譯:DTA 秘書組

More

數位 產業 創新

2020.09.09

林口新創園國際創業家大賽 10 家新創獲獎 推動台灣鏈結國際創業生態系、亞歐美跨國創業網絡儼然成形
由林口新創園、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以色列最大的創業加速器 MassChallenge Israel 舉辦的「林口新創園國際創業家大賽 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9 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宣布競賽結果並舉辦頒獎典禮,得獎團隊除將獲贈總獎金超過 3 萬美金的現金獎項,還可獲得企業夥伴提供的業師輔導、研發、產品場域驗證、業務代理等關鍵合作資源,以及台灣、以色列及美國的國際宣傳資源。   台灣林口新創園與 MassChallenge Israel 及美東波士頓 BioLabs 和紐約 New Lab 共同推動國際創業家競賽活動,在短短兩個月左右吸引台灣、以色列、德國、法國、波蘭、新加坡等加速器與創投機構推薦超過 50 家國際新創,顯示台灣已是重要的亞洲創業聚落;而這次合作更讓全球看到位於亞洲的台灣、中東/歐洲的以色列、美洲的美東三地生態系(delta)形成的跨國創業網絡,很可能就是改變未來世界的創新生態網絡。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致致詞指出,數位轉型的核心要素是帶著開放的態度和協力的文化,勇於探索未知的領域,而這正是新創具備的冒險精神。因此她高度肯定 DTA 協助林口新創園與 MassChallenge Israel 合作、共同推動創業家文化,更期待新創的科技與服務能成功與數位轉型相關計畫連結,為台灣經濟帶來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胡貝蒂副處長也在致詞時表示,未來中企處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促成新創與中小企業的合作,以推動產業數位轉型與社會永續發展。   DTA 陳正然理事長表示,政府提供非常多的資源鼓勵新創,台灣已有超過 3,700 家新創、250 家創投、250 家共同工作空間、超過 100 家學校育成中心,整體新創社群的活力是很活躍的。但新創國際化的程度與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較欠缺,因此「林口新創園國際創業家大賽」提供國際業師輔導與評審,就是希望透過”Global Hack”鼓勵創業家以國際觀點來發展事業。   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台經院副院長林欣吾、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DTA 理事長陳正然、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程文俊、凌群電腦總經理劉瑞隆、DTA副理事長詹婷怡、資誠創新創業服務執行長羅沁雯等產業領袖出席 Global Hack 2020。   9 月 7 日的國際賽共有來自臺灣、美國、以色列、英國等地超過 17 位領域專家與投資同步連線評審,經過長達 10 小時的評審與激烈討論,選出得獎團隊。獲得評審團首獎(Grand Jury Prize)的是以色列專門監控與分析暗網威脅的資安新創 Sixgill。據了解,該公司今年剛完成第二輪 1 億 5 千萬美金的募資,正積極尋找亞洲市場的發展機會。   同樣來自以色列的醫療新創 Omeq Medical 則以智慧感應器硬脊膜外套針的專利科技獲得創業家金獎(Gold Prize),去年剛獲得亞洲夥伴超過3百萬美金投資與商業化合約。代表台灣拿下創業家金獎(Silver Prize)的雲想科技以結合自拍影像的創新顛覆電子簽章機制,獲得國際評審青睞的主因是他們善用台灣技術人才與市場驗證機會,擁有先攻亞洲、接著發展全球市場的優勢。   Startup Terrace Global Hack 2020 頒獎典禮,得獎團隊與企業夥伴及貴賓合影。   在個別競賽組別中,台灣達標智源以迎接 5G 與 AR/VR 時代的 360 度全景影像產品獲得 AI/IOT/5G/Cloud 創業獎;同樣來自台灣且為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推薦團隊的盈士多以提供個人及中小企業賣家方便快速收取信用卡與分期付款的國際收付款網路平台獲得 FinTech 分組創業獎;Cybersecurity 分組得獎團隊是以色列秘密與密碼管理新創 AKEYLESS;同樣來自以色列的 Corebone 生技公司則以成功研發創新生物活性珊瑚作為硬骨移植材料、運用智慧養殖技術培養無污染珊瑚獲得 MedTech 創業獎。   DTA 理事長陳正然、交大國際產學聯盟(GLORIA-NCTU)執行長吳傳禎、中華資安代表陳瑋寧、TWNIC 董事長黃勝雄、林口長庚醫院醫研部主任郭昶甫、以及金融科技創新園區資深研究經理葉育惠等產業領袖都親自出席頒獎。駐台北以色列經濟貿易處處長藍子律(Tslil Lahav)特別出席代表以色列得獎團隊領取多項大獎。   此外以 AI 進行生理資訊量測的台灣鉅怡智慧、以及擁有 AIOT 跨設備直聯資料傳輸存取技術的桓竑智聯則分別獲得精誠資訊的 SYSTEX 創業獎,並由精誠資訊總經理唐雲順及 AI 加乘器營運長凌子涵代表頒獎;為鼓勵明日青年創業家,國富綠景創投創辦人暨執行董事任昭銘和大昱光電董事長呂克毅也分提供 MedTech 創業獎給台灣的生醫新創好孕行生醫與康統醫學科技。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貿易處處長藍子律(Tslil Lahav)特別出席代表以色列得獎團隊領取多項大獎。   撰文者:鄒淑文

More